首页 > 电波猫 > 第171章 山鸡变凤凰

我的书架

第171章 山鸡变凤凰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李凉在螣蛇九号行星期间,全球最大的爆炸性新闻,是马斯洛的慈善基金会,资产缩水了一半,未来如果不能改善经营,将陷入破产境地。
而李凉得知这个新闻,却是在回到光州之后,刷手机新闻刷到。因为在巴黎战舰上,抑或在纽约战舰上,手机信号都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,因而李凉和仪清等人基本都不看手机。
回到光州,回到零丁岛的崛起号星舰,李凉第一时间去到崛起号的中央控制室,查阅过去这一段时间,企业号星舰通过量子通信,传回来的信息。
看来,在手机上实现量子通信,或专门研制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通讯器,实现个人移动量子通信,十分有必要。
螣蛇人通过意念交流的量子通信,可以随时随地,打破了通信的时空限制,无疑是高度文明的标志之一。
汪一桐发来的信息中,重要的有三条,一是他们已经试验验证了一万光年距离内的自毁重建过程,没有任何问题,相当成功;二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监控,火星轨道附近,螣蛇人曾经派遣过几艘战斗飞碟和巡航飞碟到来,找不到他们失踪的五艘战斗飞碟后,再没有螣蛇人的航天器来到这一片区域;三是企业号星舰观察到,在太阳系的冥王星轨道附近,有时会突然出现飞行物,然后朝地球飞来,目前怀疑是螣蛇人的一条固定航线。
李凉查阅了所有信息,心想还是需要前往企业号一趟,和汪一桐会合,讨论接下来的行动计划。
在朱玉鸣的陪同下,李凉见到了病毒学家方乾,以及他带领的十几名科研人员的团队。
“方教授,我们研发的病毒,是基因病毒,不能对我们地球人有害,包括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生物,这一点你应该很明白吧?”李凉问道。
“我听了朱总的要求,就知道了李总要我们研发这种病毒的用途和目的,李总请放心。我们在海洋中提取到了白斑综合症的杆状病毒,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改良和演变,才会具有高度传染性,而又对地球上的生物没有影响。”方教授道。
“理解了就好,如果成功,方教授和你的团队,将是我们地球人类的英雄,你们的英雄事迹,将会代代相传。”李凉勉励道。
“但愿如此,我们作为华夏儿女,一定会全力以赴。”方教授道。
抽空去了一趟城市大学,李凉请李玲到大酒楼吃了一顿饭,了解一下她的学习生活情况。现在的李玲,懂得了打扮,全身上下穿着时尚,完全不是在山村时的土包子形象,让李凉刮目相看。
山鸡有一日,还真的变成凤凰了。
“哥,你是无数大学生的偶像呢,不如哪日到我们大学,给我的同班同学签名,也给我长长脸。”李玲道。
“你的同学知道我是你亲哥哥吗?”李凉笑着问道。
“有一次,我实在忍不住,想要告诉我最要好的同学,李凉是我亲哥,但我还是忍住了,没说。”李玲面带得意之色道。
“为什么忍住不说呢?”李凉好奇问道。
“哼——,如果我说了,别人或许会高看我一眼,但那不是我想要的。我想要的是,我自强自立,就没有人敢看不起我。”李玲道。
“没有人说你是土包子,乡下人吗?”李凉笑眯眯问道。
“嘿嘿,开始的时候,确实有呢,不过现在,再也没有了。”李玲拨弄了一下垂下来的头发道。
“你长大了,知道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。我们要适应环境,而不是清高地要求环境适应我们。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实力,才或许能够改变环境,但都不能自视过高,轻易去改变环境。是了,钱不够用,我可以再转一些给你。”李凉道。
“多一点钱用当然好,转我多少?”李玲问道。
“再转十万吧,让你有钱请同学吃饭,免得因为没有钱回请,经常拒绝同学的邀请,太小气了不好看。”李凉道,随即取出手机,在微信里转了十万给李玲。
李玲听到自己手机传出了提示音,打开手机秒收了十万,于是笑逐颜开。
十万大山那边的飞碟基地,现在的情况如何,李凉打算走一趟,巡视一下。这边下达指令,让一艘飞碟做好长途飞行的准备,让仪清负责管理准备工作,李凉则搭乘另一艘飞碟,前往十万大山。
秘书詹羽欣一回到光州,就给家里打了电话报平安,接下来就跟随李凉前往飞碟基地。
总共三十艘飞碟,驻留在飞碟基地,郭松他们不时组织飞行培训,不过都是在附近低空飞行。这里崇山峻岭,隐蔽性好,加上十万大山地广人稀,并不引人注目。李凉筹建飞碟基地的时候,就已经跟官方打过招呼,因此官方虽然监视到了众多飞碟的活动,但没有出面交涉。
崛起号星舰上储备的核聚变燃料氦三,已经不多了,也需要到月球上开采补充,接下来将会忙碌一阵,
“阿松,少权,你们认为现在的这三十艘飞碟,是否有能力远征外太空?”李凉在飞碟基地见到郭松二人,问道。

“只要补充足够的燃料,我相信都可以进行长途飞行。”郭松信心十足道。
“既然这么有信心,那就分出十五艘飞碟,随同我们飞往月球,开采氦三。利用这个机会,你们实践一下,登上月球开采氦三和其他矿物,以后就要你们独自去执行类似任务了。”李凉道。
“那就由我带队,少权留在基地,管理余下的十五艘飞碟。”郭松主动请缨。
“好,立即做好补充给养的准备工作,过两日我们就升空,开始太空之旅。”李凉道。
随即,李凉打了一个电话给仪清,说了接下来的安排,包括飞碟需要充足的开采设备,这边还有十五艘飞碟前往月球,就要配备到十五份相应机械设备,出发时间定在两日后。
仪清说她需要核实,一艘飞碟是否能一次性装载这么多设备,再告诉李凉。
飞碟基地上,不少飞碟起起落落,都在进行各种内容训练。
李凉让李少权开车,带着詹羽欣回到石盘村的家中。
很长时间没有回家,李凉见到爹妈头上的白发,又多了一些,不由感到心酸。
“这里是五万,你们拿去用,平时吃好一点,镇上牛肉羊肉都有大把卖的,不要舍不得花钱。”李凉将事先准备好的一袋华夏币,提到李大庆的面前道。
“身上有两个钱,就吃光用尽,到了没吃的时候,就看你饿死。”李大庆不满道,但他还是接过了塑料袋,立即数了一下有多少捆。
詹羽欣到银行柜台取的,都是一万一捆,还没有拆封。
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人,多数都是还没吃今日的饭,就想着明日的饭有没有着落,精打细算,节俭到不能再节俭。
让李少权去镇上购买了牛羊肉,杀了一只家里的散养走地鸡,李凉约了阿宽,阿文一起吃中午饭。
十万大山虽然是穷乡僻壤,但在智能手机时代,网络消息都是同步的,因此乡民也了解世界各地的时事。
“阿凉,你都是世界闻名的足球巨星了,挣那么多钱,现在说不踢了就不踢了?”阿文十分奇怪,问道。
“踢足球不是正当职业来的,我还是做我的老本行,搞搞病虫害防治,做一点生意的好。”李凉风轻云淡道。
“踢球都一年几千万,还做什么生意有这么来钱。”阿文惋惜道,他心里是真的惋惜,还是快意,不得而知。
在乡村生活过的人,都会哀叹乡村民风不再淳朴,往往恨人有笑人无,嫌人富贵憎人穷。其实,人性一贯如此,只是在过去大家都穷的时候,没有心理落差,表现得不明显而已。
“凉哥现在还涉足了太空运输业,你们看到我们搞了一个飞碟基地,可以从太空运输物资呢。”李少权道。
他平日里在飞碟基地工作,村民们自然经常到来参观,看个新鲜,他总是说这是李凉的生意,太空运输业,说得十分神秘。
村民们自然恭维一番,李少权和郭松抹不开面子,就在飞碟基地让厨师准备酒菜,不时都要招待一下。如此一来,更多村民不时过来打秋风,这是李凉没有料到的结果。
在十万大山里的山村长大,李凉深知乡民的秉性,大奸大恶不至于,也没有那个能力,但贪图小便宜,嫌人富贵憎人穷,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,却是十分鲜明。村民们经常到飞碟基地打秋风,占点小便宜,很容易理解。
李凉在财务报表上看见飞碟基地,招待费还不少,也问过郭松,知道了这个真实情况,就说了这是小钱。花一点小钱,让当地村民不来寻事,或搞一些破坏,那是最好的。
甚至,李凉还安排过郭松,以飞碟基地的名义,给村委会捐款了几次,村里的一些新农村建设项目,也大力支持。
飞碟基地的用地租金,本来就十分便宜,给老家的建设提供支持,这是李凉本来就要做的应份之事。

sitemap